各二级学院:
为发挥办学优势与专业特色,加速“四新”交叉融合建设,深入推进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职业竞争力,经研究决定开展2025年微专业报名工作。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微专业培养模式
微专业教育学制为1~2年(详见附件1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形式为单独开班授课,安排专任教师进行班级日常教学管理,采用线下、线上线下结合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课堂教学一般安排在晚上或周末。
(一)学校发布微专业招生简章,面向学生开放报名。
(二)报名成功的学生,缴纳微专业学分学费即取得微专业学籍。
(三)根据微专业课表,修读微专业课程。
(四)学校定期进行微专业证书授予资格审核,达到条件者授予写实性的微专业证书和微专业课程成绩单。微专业不具有学士学位授予资格。
二、招生计划
(一)拟开设的微专业
本次全校拟开设6个微专业,开课时间由开课学院决定,收费标准按相对应专业的学分收费。

(二)报名条件
学有余力且符合开设微专业报名要求的学生可报名,每名学生限报一个微专业。
(三)报名方式与组织流程
1.学生报名
学生于2025年6月7日至6月20日期间,向开设微专业的教学单位报名。
2.单位确认
微专业开设单位于2025年6月21日至7月1日期间,与报名学生确认修读事宜,本次实际缴费人数不足20人时,可能暂缓开班;选择修读人数20人以上的微专业正常开班。
3.学生缴费
达到开班条件的微专业,由开设单位统一组织学生于2025年7月2日至7月10日完成缴费。
4.正式开课
微专业开设单位组织相关学生召开课前准备会,会议包括培养方案、开课计划、授课内容解读等相关内容,正式上课时间由开设单位决定。开设单位提交录取学生名册至教务处学籍科备案。
三、培养政策
(一)微专业实施遵循《河池学院微专业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附件2)和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相关管理规定。
(二)学生修读微专业课程所获成绩和学分不参与学生评奖、评优等学分绩点核算。
四、注意事项
(一)学生需按照开设单位微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修读。
(二)请各二级学院高度重视本次微专业报名工作,做好宣传咨询指导工作,确保此项工作顺利推进。
(三)特别提醒:学生需进入相关微专业咨询QQ群了解其他具体事宜。
附件1 河池学院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附件2 校教学〔2025〕6号关于印发《河池学院微专业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pdf
河池学院教务处
2025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