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论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改论文 > 正文

区域经济背景下新升格本科院校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探究与实践

作者:  来源: 浏览:次  2018-06-12

区域经济背景下新升格本科院校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探究与实践

——以河池学院为例

邓琴 温存超

河池学院教务处,广西 宜州 546300

[摘要]研究新升格本科院校如何与区域经济相结合,把握机遇,积极实施国家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工程,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已经成为亟待研究与解决的课题。对区域经济背景下新升格本科院校实施质量工程建设进行研究,对促进地方高校自身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建设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及典型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区域经济;地方本科院校;质量工程

[作者简介]邓琴(1966年—),女,汉族,广西南丹人,副教授、河池学院教务处副处长,主要研究方向高等学校教育管理、教师教育。温存超(1952—),男,广西宜州人,河池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小说与高校教学管理。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五批立项项目《区域经济背景下新升格本科院校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9C074

“质量工程”是教育部、财政部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把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战略部署,是继“211工程”、“985工程”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之后,直接针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而采取的重要举措。“质量工程”以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推进改革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手段,按照“分类指导、鼓励特色、重在改革”的原则,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整体实力。质量工程的实施,对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形成重视教学、重视质量的良好环境和管理机制,实现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

一、新升格本科院校实施教学质量工程的意义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2007年初,教育部根据高等教育发展实际,连续出台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全面实施质量工程,昭示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以质量提升为重点的新阶段。这两个文件指明了新升格本科本科院校研究和建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方向,明确了新升格本科本科院校研究和建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提出了新升格本科院校研究和建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要求。

“质量工程”主要包括包括六个方面建设内容:一是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二是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三是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四是教学团队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五是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六是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其内容体系涵盖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实验教学、教师队伍以及质量监控等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诸多关键环节,内涵丰富,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较好地引导和促使高等学校特别是一些新升格本科本科院校抓住教学工作的重点,发挥优势,弥补不足,深化改革,全面提升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从1999年至2007年,教育部先后批准新建普通本科院校208所,约占普通本科院校的1/3。新升格本科院校多由办学历史较长、办学基础较好的专科院校升格或是由几所同层次学校合并升格而成,分布在地(市)级城市,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属于省市共管高校,已成为我国本科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并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新升格本科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独特的地位、个性化的发展特点和相应的社会意义,导致其办学质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中国本科大学群体中的弱势群体,新升格本科院校所处的地理条件相对较为偏僻,在办学条件、资金、人力资源、学术基础等方面都有着明显劣势,但这类学校因其处于中小城市,对地方社会发展又具有较大的辐射和促进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和人民都对其寄予着厚望。相当一部分新升格本科院校既要面对区域经济条件落后于经济发达区域的不利局面,又要面对重点院校和其他老牌本科院校及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竞争,在自身所处的区域经济背景下生存发展,其追求质量立校、特色办学的愿望由此表现得分外强烈。“质量工程”的实施,既对新升格本科院校的办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又为新升格本科院校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创造了机遇、营造了环境。面对新的形势,实施教学质量工程,更深入地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实现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的飞跃,提升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是新升格本科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研究新升格本科院校如何与区域经济相结合,把握机遇,积极实施国家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工程,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已经成为亟待研究与解决的课题,对区域经济背景下新升格本科院校实施质量工程建设进行研究,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事实上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客观存在现象和问题,对促进地方高校自身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建设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特色鲜明的实践意义及典型的推广价值。

二、河池学院开展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全面规划,科学部署,切实落实“质量工程”建设项目

在积极加快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同时,河池学院牢固树立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意识,紧紧抓住质量主线,全面规划,科学部署,深入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处和各教学系院的大力配合下,教务处组织校内外有关专家评审立项建设和择优推荐的方式开展“质量工程”建设,形成了国家、省、校三级建设的体系,正有条不紊地逐步推进“质量工程”建设。

1.加强专业调整改造和专业建设,努力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

河池学院地处的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资源,刘三姐文化、铜鼓文化、长寿文化享誉世界;同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有名的“有色金属之乡”、“水电之乡”。独有的地域资源,为学院加快学科专业调整,打开科研突破口,逐步打造科研特色奠定了客观基础。

通过对原有本科专业调整改造和建设,使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优化学校现有专业结构,开设一批适应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需求量较大的应用性、交叉性专业,形成相对的专业群。

经教育厅批准并拨款进行的化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音乐表演、小学教育(语文方向)、体育教育等六个本科专业的调整改造,根据桂西北资源、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根据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发展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经充分论证,做出科学的改造方案,并在改造的过程中初显成效。

被批准列为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学科的应用化学学科和文艺学学科的建设,紧扣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需要来进行。应用化学学科的建设结合桂西北矿产资源开发和中小型化学工业发展的实际进行,凸显地域自然资源特色;文艺学学科挖掘红水河文化,抓住桂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以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发展需要为目标,学科建设努力挖掘地域特色资源。

2.继续推进课程建设工作,推动优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共享平台建成

学院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加强课程建设力度。以区级精品课程和校级重点课程为抓手,进行重点改革和建设,进一步带动课程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定期组织做好精品课程的评选工作。迄今,我院已建成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重点课程18门。同时加强对已有的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的跟踪检查工作,不定期从教学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工作状态和教学效果四个方面检查,重点检查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进展,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发挥省级精品课程和院级重点课程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3.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保障教学质量

教学团队建设重点遴选一批由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的教授领衔,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及教辅人员组成老中青相结合和高中低搭配的教学团队,研究和改革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开展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方法改革,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2008年学院立项建设了一批校级教学团队,其中“高素质、多能型写作人才培养教学团队”被评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

4.加强实践教学改革,突出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为增强学生的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贯彻落实教育部和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学院大力加强实践教学改革,重新修订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学时)。按照学科专业特点构建新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逐步增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为推进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技术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开展实验室合格评估工作,努力构建实践教学平台,实现实验资源的优化配置,“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认定为自治区实验教学建设示范中心。近年来,学院进一步加大投入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并充分发掘和利用校内外各种教学资源。 “文学创作人才培养基地”、“桂西北特色资源研究与开发实验室”被评为自治区重点建设实验室,“桂西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研究基地”被评为自治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建设研究基地,建立了稳定且有效利用的实习实训基地45个,较好地满足了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为推进教师教育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实践教学的新模式,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实行师范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共派出151名学生到38个村级小学顶岗实习支教,同时被顶岗的小学教师到我院进行培训。近年来,我院学生参加广西首届中华诗文诵读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无线龙单片机应用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区大学生化学化工类论文及设计大赛、正保教育杯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新华杯”广西高校计算机应用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赛事,均获得较好的成绩。2007年获全国二等奖1项、区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30项;2008年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0项,部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6项,区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27项、三等奖59项。

(二)重点实施九大工程,促进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建设,全面提高教

学质量

河池学院是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06年9月,学院召开第一次教学工作大会,提出要在2009年前后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高教厅[2004]21号)》要求,提出了“重点实施九大工程,促进各项建设上新台阶”的工作思路,启动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工程、专业建设与改造工程、教学管理与改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工程、教风学风建设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工程、信息化建设工程、办学特色培育工程的“九大工程”,并连续三年开展校内自评工作,推进学院教学改革与建设。

一是针对师资队伍比较薄弱的状况,按照“立足培养、加强引进、强化提高、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针,认真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加快师资队伍建设的速度。

二是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实施“专业建设与改造工程”,有力地促进了学院学科专业建设的健康发展。通过对化学、电子信息工程、音乐表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体育教育、小学教育(语文教育方向)等6个被列为广西高校本科专业重点调整改造专业的调整改造,改善了专业的办学条件,促进专业的建设发展,促进了专业教学的改革,适应社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效。

三是积极推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坚持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理念,加强基础与强调适应性有机结合,实施“人才培养质量工程”,本科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四是为了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对照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要求,实施“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工程”,加大实验设备和实习基地建设投入。

五是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加大建设投入,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目前,建筑面积为11460㎡的逸夫实验大楼已经建成,建筑面积为22390㎡的图书馆、建筑面积为21000㎡的教学大楼现在正在加紧施工,计划在2009年底竣工。以上三大建筑总投资7400多万元 。“河池学院东校区扩建项目”已被列入2008年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项目经费为1.39亿元,含7个子项目。

六是实施 “信息化建设工程”,努力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在校园网络方面,实现两校区的联网、学生宿舍校园网建成和网络的改造,实现教学的网上互动。在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方面,截止2008年10月,馆藏各类数据库12个,积累电子图书80万册。馆藏图书577159册,生均86.1册,逐步缩小了与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要求生均100册指标的差距。

七是为推进教学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针对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要求,实施“教学管理与改革工程”,寻找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空白点,针对薄弱环节,突出重点,补遗补漏,努力使学院教学管理制度建设逐步充实、细化与完善,不断强化本科教学规范管理。较为完备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保证了教学质量工程落到实处。

八是实施“教风学风建设工程”,树立良好教风学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制定相关的师德师风建设文件和开展演讲比赛、检查评比等一系列活动来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弘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精神,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通过良好的教师风范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加强学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学生就业水平。注重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积极开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开展各种有益活动,加强正面教育,引领优良学风建设;强化激励机制,评先评优,以政策引导优良学风建设。加大资助力度,以关爱促进学风建设。

九是实施“办学特色培育工程”,凝炼办学特色。从2006年起至2008年,学院连续三年组织发动全体干部教师开展学科专业建设和办学特色的大调研、大讨论。通过到区内外高校考察,到企业、农村、学校走访,学习各先进高校的办学经验,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形成了一系列质量较高、实用性较强的调研报告。而在人才培养、专业改造与建设、学科和课程建设、科研和教改项目立项等各个方面,注意依托地方资源,发挥学院院传统和优势,探索特色办学的道路,办学特色得以初步显现。这对学院广泛深入的开展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三)开展2009教学质量年活动,切实加强内涵建设,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开展2009年教学质量年建设活动,切实加强内涵建设,这是河池学院实施

“质量工程”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学院希望通过一年的集中建设,真正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强化教学质量监控,构建完善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根据学校定位调整专业布局,形成专业评估机制,积极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体系和实验教学管理体系,深化实验教学改革;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师教学工作制度和教学考核机制,建立一支适合学校发展要求、结构合理、高效精干的师资队伍;坚持从严治教,创建优良学风、教风,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积极推动教学改革,不断优化教学效果,以确保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3]

教学质量年活动开展以来,学院的教学质量极其教学管理水平提升较快,取得了较为显著的阶段性成果:一是强化了质量意识。广大教职工树立了质量立校的理念,把提高质量、维护质量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自觉按照教学规范和操作规程不折不扣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任务,抵制任何影响教学、管理、服务质量的思想和行为。二是突破了一些瓶颈。表现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尤其是学分制的改革与推进。强化了实验、实践环节教学,凸显了学生“四种能力”的培养,加强了质量监控。组织了教学“三大建设”——专业调整改造、重点专业建设、重点课程建设专项检查评比,加强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检查评比活动,既肯定了各重点专业和重点课程建设取得的成绩,也分析了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各教学系(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学院的近、远期发展目标加快专业课程建设步伐,努力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把专业课程建设工作推上新台阶。三是取得了一批成果。通过活动的开展,专业建设得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优秀教学成果、教学团队培育实现了突破,教风、学风建设不断优化。四是构建了一整套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教学管理制度。这些规章制度涉及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学风建设等诸多方面,基本涵盖了教学工作的各环节。五是健全了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了由校领导、教务处、学生处、教学督导组、教学系(院)及下属教研室等构成的教学质量组织保障体系。

三、新升格本科院校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新升格本科院校因为带有专科向本科转型时期的的种种局限,又相对缺乏本科院校成熟的管理经验,因而要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教学质量工程也遇到一些实际的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办学历史较短、新办专业较多、师资力量相对较弱、管理经验相对不足、办学积淀有限,基本建设投入大,资金困难, 作为地方高校,大都远离中心城市,影响力和荣誉度都不够,社会辐射力不强。因而质量建设存在明显不足.为地方的服务能力还比较薄弱,还不能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期待和需求。与名牌和传统强势高校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制约着学校的办学和发展。因此,新升格本科院校为了更好的发挥学院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服务社会的办学职能,今后学院将在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中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找准定位,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明确把握新升格本科院校的质量标准

人才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新升格本科院校尤其要把提高办学质量作为工作的核心,这是学校科学发展的基础,只有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提升学校办学的竞争力,谋求生存与发展。作为新升格本科院校首先要要做到准确定位,安于定位,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办学层次,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人才需求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所要求的教学质量标准。河池学院发展的定位为“立足河池,服务地方,面向基层,突出特色,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此,着眼于“应用型”的质量标准,更好地服务桂西北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各类人才,促进学校和地方的良性互动,是促进学院可持续发展,实现学院更好的发挥服务地方办学职能的关键。针对新升格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基本现状,建立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化教学质量监控,构建完善的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这是新升格本科院校落实“质量工程”建设的基础保证。

(二)找准地方院校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对接点,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依托地方资源,发展专业特色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学院始终坚持的办学方向。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服务桂西北经济建设作为自身的重要历史使命,继续开展广泛的调研活动,多方面寻求校企、校地合作的的切入点,拓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领域,进一步拓展学院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的思路,调整专业结构,制定并实施具有区域经济社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推进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整合资源,搭建平台,主动服务桂西北经济建设需要,在桂西北经济建设发挥骨干和引领作用。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鼓励教师开展合作教学、合作科研,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经验、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积极有效交流,鼓励创建跨学科的教学团队。在此基础上,重点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对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发挥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同时加快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技能结构的调整和培训,并为教师的进修、外出培训提供各种优惠条件。

总之,新升格本科院校应及时地抓住国家实施“质量工程”这次难得机遇,树立质量意识,从根本上重视本科教学工作,选准方向、整合力量、优化资源,在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培养等方面积极立项,争取搭上“质量工程”这班快车,借机加快新升格本科院校的发展步伐。加快校内的教育教学改革,借助其他高校成功的办学经验,推动自身的建设和发展,使自己能成为同层次、同类高校中一所特色鲜明、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深受地方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认同和欢迎的高校。

参考文献:

[1] 实施“质量工程 ”贯彻“2号文件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Z].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视频会议 ”上的讲话,2009 - 05 -06.

[2] 周 济.实施质量工程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EB/OL].[2007 - 03 - 01]人民网.

[3] 何兆益,吴莉,张杰.对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实施中的一些问题思考[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2).123-126.

A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Projects Constructionin in The Context of New

Regional Economic in Newly-built Universities

Deng Qin Wen Cun chao

Academic Affairs Office,HechiCollege, Yi Zhou, Guang Xi, 546300

[Abstact]we study newly built universities how to integrate with the regional economy, grasp the opportunity of implementingactively higher educationqualityprojects , deepen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d implement the special school projects.It has been a research and resolve urgent issues. This study also promote the local college , local economic andsociety todevelopment, and has a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typical value of promotion .

[key words] regional economy;local universities;quality proje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