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论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改论文 > 正文

努力打造一门具有本土特色的专业选修课程――“广西新时期文学作品选读”新课程建设

作者:  来源: 浏览:次  2018-06-12

努力打造一门具有本土特色的专业选修课程

――“广西新时期文学作品选读”新课程建设

“广西新时期文学作品选读”新课程建设项目组

(执笔:温存超)

(河池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系 广西 宜州 546300)

——————————————————————————————————————————————

[摘 要]“广西新时期文学作品选读”是河池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新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该教学改革项目2005年被批准为“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一批立项项目。本文对“‘广西新时期文学作品选读’新课程建设”项目的立项背景、意义和建设情况进行扼要总结,并对下一步的建设进行思考。

[关键词] 广西 新时期 文学 选修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河池学院“‘广西新时期文学作品选读’新课程建设”项目组;项目主持与执笔人温存超(1952―― )男,河池学院教务处处长,中文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小说和广西新时期文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一批立项项目“‘广西新时期文学作品选读’新课程建设”(项目批准号:2005176)的研究成果之一,得到河池学院教学改革项目、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学科河池学院文艺学学科和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河池学院文学创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资金的资助。

——————————————————————————————————————————————

选修课是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需要和个人发展爱好,有选择地参加学习的课程。选修课是高校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选修课的开设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培养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选修课的开设有助于学生了解新兴学科及发展动向,促进知识渗透和知识结构优化,为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随着高校课程建设改革的不断深入,选修课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选修课课程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积极开设各种选修课程,目前已成为高校课程设置的一种普遍趋势。并且,在开设选修课程的过程中,各高校已经注意培育和形成本校选修课程的特色。

“广西新时期文学作品选读”是河池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新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作为一个具有本土化特色的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由温存超教授主持的“‘广西新时期文学作品选读’新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实验,经过申报,于2005年被批准为“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一批立项项目。河池学院对该项目给予大力支持和经费资助,项目组积极开展研究和实验活动,按计划加紧项目建设步伐,项目建设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产生相当的研究成果,教学实验效果良好。本文拟对“‘广西新时期文学作品选读’新课程建设”项目的立项背景、意义和建设情况进行扼要总结,并对下一步的建设进行思考。

一、 项目背景与意义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起,广西作家纷纷在全国各种重要的文学刊物上亮相,又在各种有份量的文学奖项中榜上有名。以“广西三剑客”的横空出世作为信号,以东西和鬼子先后获鲁迅文学大奖作为标志,以文坛新桂军作为旗号,广西作家以集合的方式形成劲旅,以迅猛的姿态发起集团冲锋,在中国文坛的版图上抢滩登陆,攻城拔寨,以极为强劲的冲击波问鼎中原,阵容整齐,后来居上,咄咄逼人,风格独具,后劲十足,呈现出一种“井喷”的壮丽景象,改变了新时期中国三代作家同台竞技,而广西作家作品在经典作家作品名单中缺席的状况,大大地改变了广西作为文学边缘和弱势省区的旧观。与此同时,人们还发现这样一种事实:广西文学地处僻远却具有先锋的品格,不失地域色彩又具有超凡脱俗的气质,风格出众而又不失去众多读者,而且常常一时间大面积地覆盖当下的中国文学;另一方面,广西文学又与影视界结下不解之缘,中国当下走红的影视剧,多半来自于广西作家的作品,这不仅在更为广阔的领域为广西文学里获得了更为响亮的知名度,而且为中国的新影视提供了优良的文学资源。如今,新桂军的崛起已经成为不争之事实,而且发展势头正健,人气正旺,前景不可限量。凡此种种,蔚为奇观。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预期,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将会以一定篇幅的文字记写新桂军在当代中国文坛上的优良表现。崛起的广西文学已经取得相当可观的业绩,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和影视等作品,尤其以小说和影视作品成就喜人。关于广西文学崛起的过程、成因和发展趋势,已经成为文学界一个相当热门的话题。对新桂军边缘崛起现象和创作实绩进行系统的梳理,在理论上进行研究与探讨,对于广西文艺界和高校来说,已经很有必要,而且意义深远。

对于广西文学的崛起,广西的高等院校同样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实际上也功不可没。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发展到今天,在文学艺术水准不断提高的形势下,高校是诞生文学精英的摇篮,高校是培育文学之树的苗圃,高校是蕴藉和发散文学岚雾的山谷。那么,如何展览成就,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存在的不足,延伸战线,再造辉煌?如何进一步兴云布雾,呼风唤雨,营造更浓郁的文学氛围,进一步形成和保持良好的文学生态环境?如何播撒文学种子,培养和扶植文学新苗,使文学新桂军能够后继有人?这些都应该成为广西高校要进行研究与探索的课题。因此,对广西新时期文学进行研究,编写乡土教材,在广西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这门新的选修课程,很有必要。本课题的目的在于开展对广西新时期文学的研究,编写出版《广西新时期文学作品选读》教材和《广西新时期文学研究文集》,在汉语言文学等专业开设一门富有地方特色的、具有适用性质的选修课程,让在校学生了解广西新时期文学的状况,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大家的文学热情,点燃大家的文学理想,孕育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为广西文学的繁荣和持续性发展作出相应的努力与贡献。本项目对于广西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程建设具有较为重要的开创性意义和一定的推广价值。

河池学院文科教育在学科专业建设、科研课题和教学实践方面已经形成自己的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和科研课题相互结合,逐步形成重视文学教育和培养文学人才的办学理念,文艺理论、现当代文学和写作等课程的教学都与文学创作引导相联系,注重实践教学的环节。科研课题立项,也瞄准对广西文学创作的研究。文学教师关注当代文学发展的动态,研究文学创作的规律,尤其注重对广西当代文学创作的研究,评论广西作家作品,形成了河池学院文学评论方阵,《河池学院学报》从九十年代初就开辟“广西作家研究”专栏,对广西文学创作的理论探讨与建设作出了一定的努力与贡献。河池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本院重点建设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为本校重点建设学科。河池学院文学学科学术活动频繁,注重教学实践环节,教学成果显著,曾培养出东西、凡一平、黄土路等文坛新桂军的重要作家,还先后举办过二次关于广西新时期文学的大型研讨会,形成很大影响,推动了广西新时期文学的研究,为新时期广西文学的崛起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本项目组成员都是我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的骨干教师,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较丰富的教学经验,长期以来注重对广西新时期文学的研究,并已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项目组成员长期合作,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这些,都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新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基础和环境。

二、 项目规划与成果

本项目立项目标明确,计划切实可行,即计划编写出版《广西新时期文学作品选读》和相应辅导教材,开设一门新选修课程,在全面研究广西新时期文学的基础上,精选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精心加以评析,保证教材具有较高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与研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项目过程中,重点解决教材编写的质量和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等关键问题,加强课程建设,使之逐步成熟。发表一批广西新时期文学研究的学术论文,出版相关研究学术专著,结集出版《广西新时期文学研究文集》。

现在已经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广西新时期文学作品选读》(温存超/主编(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教材,计50.3万字,共收集新时期广西具有代表性的50位作家的代表作品,集中展示边缘崛起的广西文学的显著成就,并在作品之后附有作家简介和作品简析。参编者为河池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教师,作品简析体现出各人不同的评论风格。应该说明的是,本教材划定的范围为广西新时期文学,而选择的重点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作家作品。同时,作为一门选修课程,要受到一定的课时限制,其内容和篇幅就要有所控制;而作为选本,自然就有所选择和取舍,不可能面面俱到,其中也还包含资料收集的来源和编者的视角等因素。也就是说,这个选本并非完全能够覆盖整个广西新时期文学,并非已经完全反映广西新时期文学的全貌与全部成就。因此,我们希望学生在选修本课程时,不要完全受到本教材的束缚,不应该被框定在本教材选本的范围之内,而是应该进一步扩大课外阅读的范围,了解广西文坛的新近动态。为了方便学生对作家进行了解,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阅读和理解,我们在作品之后附上了作家简介和作品简析。作品简析亦不求面面俱到,而是力求有所侧重,体现参编者各人不同的评论风格,起到导读的作用。本教材的编得到了广西教育厅高教处、科研处和河池学院的大力支持,并获得相应的科研项目经费资助。在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还得到了广西文联、广西作协、区内兄弟大专院校、广西作家和评论家们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河池学院党委书记、文艺学学科建设带头人银建军教授和主管教学的院长覃伟年教授对本教材的编写和课程建设,予以了极大的关注,并进行了宏观的科学性指导,河池学院教务处、科研处和中国语言文学系的领导亦予以大力的支持。

目前,本项目建设已经按计划完成了“广西新时期文学作品选读”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完成“广西新时期文学作品选读”课程教案的编写,并进入实验教学阶段,列入河池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广西新时期文学作品选读”在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2005级2个班已经顺利地完成了第一轮的实验教学,课程由温存超教授主讲,安排36学时,教学情况正常。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等形式,在已经开设本课程的班级对本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效果情况进行调查,学生普遍反映良好。问卷调查情况显示:在未开设本课程之前,对广西新时期文学有所了解的学生为43.4%,对广西新时期文学不了解的学生竟占到56.6%。开设本课程之后,95.6%的学生认为开设本课程具有较大和一定的意义,68.2%的学生表示十分喜欢和比较喜欢这门课程;97.2%的学生评价任课教师教学态度认真;93.1%的学生评价本课程教学效果良好;98.6%的学生评价《广西新时期文学作品选读》教材很适用和比较适用,90.3%的学生评价《广西新时期文学作品选读》教材具有特色;30.6%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十分具有推广价值,65.3%的学生认为本课程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而98.6%的学生认为广西部分作家或部分作品已达到全国水平,文坛桂军已经崛起于当今中国文坛;98.6%的学生认为广西文学具有自己的艺术特质;关心广西文学现状和发展趋向的学生也达到了97.2%,同学之间在课外讨论广西文学的人数达到86.1%;参加校园文学社团活动的学生达到77.8%,进行文学创作的学生达到50%,已经发表作品的学生为12.5%。调查结果表明,本课程的开设不仅促使学生了解广西文学的发展状况和特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刺激了学生文学创作的积极性。此外,学生还写出并发表了一些关于广西新时期文学的评论文章。本项目组已经进行第一轮教学实验的总结,研究并提出了“三个结合”的教学方法改革:“文学欣赏水平和文学评论能力的培养与刺激文学创作激情和启发文学创作思维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讨论相结合;课程教学与校园文学社团活动相结合”。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进一步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并计划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在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2006级4个班进行本课程的第二轮教学实验。

与此同时,项目组负责人温存超教授出版相关学术专著《秘密地带的解读――东西小说论》(25万字,台海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该书以广西本土作家东西的小说为研究对象,综合而有效地运用美学文艺学理论、原型批评理论、文学人类学理论和民间文学理论,将东西小说置于整个中国当代文学的格局中进行观照,挖掘东西小说中蕴含的世界文学因素,全方位、多角度地评价东西的小说创作。著作由上下两编组成,上编为原理阐述,下编为作品解读。该书为全国第一部系统评论东西小说的专著,具有一定的文学史意义,在学界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项目组成员在《小说评论》、《电影评介》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其他省部级学术刊物上共已发表《边缘的崛起――论广西文学与影视热现象》(温存超)、《关于广西文学批评的现状和发展的一些意见》(谭为宜)、《透视:信息时代异化的爱情――读映川的〈非典型性生活〉》(农迎春)、《论林白小说的镜像设置》(李堒)、《在人类心灵极其苦难的隧道中穿行――鬼子及其“悲悯三部曲”》(李堒)、《寻找真爱 呼唤人性――读凌洁的〈怀念父亲〉》(唐艳玲)等学术论文共19篇。目前,收集我院教师对广西新时期文学研究论文的《广西新时期文学研究文集》已经集稿,并列入“河池学院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学科文艺学学科、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文学创作人才培养基地系列丛书”出版计划。将在2007年底或2008年初正式出版。

《广西新时期文学作品选读》教材和《秘密地带的解读――东西小说论》专著出版,以及一批学术论文的发表,扩大广西文坛的影响,对广西文坛崛起中国文坛做出有力的声援,促进广西文学的研究,开创当代广西文学在我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选修课程的先河。

三、 项目建设的思考

1、本课程教学要将广西新时期文学置放于整个中国当代文学的格局中进行观照,挖掘广西文学所蕴含的世界文学因素与其有别于中原文学的艺术特质,加深学生对边缘崛起的广西新时期文学特点的认识,进一步营造浓郁的文学创作氛围,为培养广西文学后备创作人才,促进广西文学的进一步繁荣和提高,做出有力的声援和贡献。本课程要充分突出本土性和民族性特点,建设成为一门特色课程,体现出我院选修课程开设的新颖性和自主性。

2、本课程应将广西新时期文学发展状况介绍与作家作品解读分析结合起来,以作品解读为重点,使学生对广西新时期文学发展状况有一定的了解,而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文学作品的解读欣赏和文学评论的实际能力,体现选修课制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的。

3、包括广西文学在内的中国当代文学仍然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本课程建设应当重视对当下文坛创作发展与变化的关注和研究,活跃学术研究气氛,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引入课程教学,充分发挥专业选修课程灵活地反映本学科前沿研究最新成果的特点和优势,以力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4、本课程建设纳入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学科河池学院文艺学学科、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河池学院文学创作人才培养基地和河池学院重点实验室桂西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研究基地等项目的建设内容范畴,充分发挥河池学院文科办学传统优势,进一步培育和形成本院学科专业建设和办学的特色。

5、要树立较高的建设标准,按照“一个革新的教学大纲、一套新的教学方法、一套先进适用的教材、一套科学的考核方法、一套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一支高水平的教学梯队”的课程建设六项标准要求,不断锻打锤炼,着力打造出一门具有本土特色的专业选修课程。作为一门全新的专业选修课程,需要一个建设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探索,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包括教材的修订、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与改进、高水平教学师资队伍的培养等,需要我们做出更大的努力。

Try to Forge the Specialty’s Elective Course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

—New Course’s Construction of “ Selected Readings

of the New Stage Literature Works of Guangxi”

The Item’s Team of New Course’s Construction of

“ SelectedReadingsof the New Stage Literature Works of Guangxi”

Actual writing:WEN Cunchao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 Literature ofHechiUniversity, Yizhou Guangxi 546300

[Abstract] “Selected Readings of the New Stage Literature Works of Guangxi” is one of the new courses for the Specialty of Chinese Language & Literature of Hechi University, this teaching reform item is authorized as the first founded item of “New Century Teaching Reform Project of High education of Guangxi ‘Eleven and Five ’.This article gives a brief summary of the project of its founded background, meaning and the constructive situation of the new course’s construction of “ Selected Readings of the New Stage Literature Works of Guangxi. At the same time the author thinks hard about the next construction of it.

[Key words]Guangxi ; new stage ; literature ; take as an selected course; course’s construction